首页 > 最新动态 > 【风采展示】“深圳金融故事”文学及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三等奖文学作品(第九期)
最新动态
【风采展示】“深圳金融故事”文学及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三等奖文学作品(第九期)
2024-11-2213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圳金融工会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及深圳市建市45周年,联合深圳金融作家协会、深圳金融摄影家协会于今年5月开展“深圳金融故事”文学及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本期筛选出部分获奖作品供大家学习鉴赏。






等奖:文学作品   


茶山的春天

郭丽佳 -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第一章:茶山的忧愁

在西南边陲的群山深处,茶香村静静地躺在一片翠绿之中。这里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一幅画卷。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然而,这个曾经以茶闻名的小村庄,如今却笼罩在一片忧愁之中。

市场的变化无情地打击了这个依赖茶叶为生的小村庄。

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饱和,加之交通不便,茶香村的茶叶难以外销,价格一落千丈。村民们辛勤劳作一年的成果,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甚至有时候连成本都难以收回。

茶香村的春天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村民们脸上的忧愁和无助。他们望着满山的茶树,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年轻人纷纷离开,去往城市寻找机会,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村庄的活力日渐衰减,昔日热闹的茶市也变得冷清。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抽着旱烟,谈论着今年的茶叶收成。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奈,话语中满是对往昔的怀念。

"想当年,我们的茶叶可是供不应求,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老村长叹了口气,

"现在,唉,连茶叶都卖不出去了。"

茶香村的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忧愁。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茶园里嬉戏玩耍,而是早早地学会了帮家里分担农活。他们的眼神中,少了几分童真,多了几分成熟。

茶香村的春天,似乎已经远去。村民们在这片曾经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寻找着新的出路,期待着春天的再次到来。


第二章:新来的希望

“你好,请问要去茶香村怎么走”?

村道上,一名年轻人向当地人问路。

年轻人叫李明,一名中国农业银行的年轻员工。他被安排到茶香村所在的网点工作。带着满腔热忱和对农村生活的无限好奇,踏上了前往茶香村的旅程。李明毕业于一所知名大学的金融专业,对数字和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然而,当他的车轮缓缓驶入这个偏远的山村,他的心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泥泞的小路两旁,是一片片翠绿的茶园,但李明的心中却泛起了一丝不安。他看到了那些破旧的房屋,墙壁上的裂缝和褪色的油漆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村民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让李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初到茶香村的李明,感到了明显的不适应。

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生活与这里的宁静和慢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习惯了办公室里的空调和咖啡,而这里只有简陋的住所和山泉水。

他试图与村民们交流,却发现语言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他的普通话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村民们的方言让他听起来如同天书。

夜幕降临,李明独自一人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星空沉思。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为这个村庄带来希望。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了城市里的朋友,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然而,就在这时,一位老茶农走了过来,坐在他的旁边。老茶农用他那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向李明讲述了茶香村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对茶叶的热爱和对土地的依恋。老茶农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改变的渴望,这让李明的心逐渐坚定起来。

他意识到,尽管自己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不能放弃。他是一名银行员工,更是一名肩负着使命的青年。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这个村庄带来新的希望,为这些淳朴的村民们找到一条通往春天的路。

 

第三章:初识山村

随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李明站在村口,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探索。他知道,要想真正帮助茶香村,首先得融入这里,了解村民们的生活和需求。

李明的第一个挑战是语言障碍。他发现,尽管普通话在城市里通行无阻,但在这里,村民们更习惯使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方言。为了更好地沟通,李明开始努力学习,每天向村里的孩子们请教,用笔记本记录下每一个新学的词汇和短语。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渐渐地,他能够用简单的方言与村民们进行基本的交流了。

除了语言,习俗差异也是李明需要克服的难题。他观察到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独特的习惯,比如早晨的茶仪式、节日的庆祝方式等。为了更好地融入,李明开始参与村民们的活动,无论是帮忙收割茶叶,还是在节日里与村民们一起庆祝,他都尽力而为,展现出他的尊重和诚意。

李明的真诚和努力逐渐打动了村民们。他们开始邀请他参加家庭聚会,与他分享村里的故事和传统。在一次茶园的劳作中,李明不慎滑倒,几位村民立刻上前搀扶,关切地询问他是否受伤。那一刻,李明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温暖和接纳。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不再是那个外来的陌生人,而是茶香村的一员。他开始理解村民们对土地的深情,对茶叶的热爱,以及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学会了欣赏村里的自然美景,享受与村民们的简单生活。

一天傍晚,李明和几位村民一起坐在山坡上,眺望着夕阳下的茶园。他们谈论着茶叶的种植技巧,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希望。李明感到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小山村,他的心灵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第四章:茶农的心声

随着与茶香村村民们的深入交流,李明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心声。在一次次的走访中,他走进了村民们的家中,坐在简陋的木椅上,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一张脸上都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双眼睛里都闪烁着对土地深深的眷恋。

老茶农张伯是李明的常客,他的茶园位于村东头,那里的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张伯告诉李明,他从年轻时就开始种植茶叶,看着一棵棵茶树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然而,现在他的茶园却面临着销售难题,茶叶堆积如山,却鲜有人问津。

李明还遇到了年轻的茶农小林,他曾试图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自家的茶叶,但由于缺乏宣传和市场经验,效果并不理想。小林的眼神里既有不甘,也有迷茫,他不知道如何打破现状,让自家的茶叶走出大山。

在这些对话中,李明听到了村民们对改变的渴望,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新的销售渠道,提高茶叶的附加值,改善生活条件。但他们也面临着资金短缺、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等问题,不知道如何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李明被村民们的坚韧和淳朴深深感动。他看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茶叶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不屈不挠。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银行员工,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为村民们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拓宽销售渠道。

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李明站了起来,他用自己新学的方言,向村民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他谈到了小额贷款、农业保险、电商平台等概念,虽然这些对于村民们来说还很陌生,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李明的发言赢得了村民们的掌声和信任。他们看到了这位年轻银行员工的真诚和热情,感受到了他对茶香村的关心和支持。他们相信,有了李明的帮助,茶香村一定能够找到新的出路,迎来新的春天。

 

第五章:金融的曙光

李明深知,要让茶香村焕发新生,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引入新的金融理念。他深入研究了金融市场,分析了山村的实际情况,最终提出了一个创新的金融方案。这个方案结合了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和传统信贷的稳定性,旨在为村民们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拓宽销售渠道。

然而,当李明满怀信心地向村民们介绍这个方案时,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阻力。村民们对于贷款这一概念感到陌生和恐惧,他们担心贷款会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害怕改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一些村民甚至认为,这是李明在给他们挖陷阱,让他们陷入更深的债务泥潭。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和反对,李明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要让村民们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和耐心。他开始组织一系列的金融知识讲座,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解释贷款的概念、优势和风险控制方法。他还邀请了其他村庄的成功案例,让那些已经通过贷款改善生活的农民来分享他们的经验。

李明还深入到每家每户,与村民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他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担忧,解答他们的疑问,用真诚的心去打动他们。他告诉村民们,贷款只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他承诺,会全程陪伴他们,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确保贷款不会成为负担。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民们的态度开始慢慢转变。他们看到了李明的诚意和决心,感受到了他对茶香村的深情。一些敢于尝试的村民开始接受李明的方案,他们用贷款购买新的农具,改善茶园的灌溉系统,甚至有的开始尝试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推广自家的茶叶。

随着这些尝试的成功,村民们的信心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贷款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桥梁。他们开始主动向李明咨询贷款事宜,希望能够借助金融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六章:技术的革新

李明深知,金融支持只是帮助茶香村走出困境的第一步。要想真正提升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他开始着手通过现有客户资源,搭建助农平台,帮助村民们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他首先联系了省城的农业科研机构,邀请了一批农业专家来到茶香村。这些专家对茶园的土壤、气候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根据茶香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种植建议。他们指导村民们改良土壤,合理施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接着,李明帮助农民引入了现代农业生产设备,如微型耕作机、自动灌溉系统等,减轻了村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李明还意识到了电商的重要性。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销售平台为农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他联系了一家专业的电商企业,希望他们能帮助村民们开拓线上市场。

电商企业的负责人被李明的诚意所打动,决定支持茶香村的发展。他们派出了一支专业的培训团队,为村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电商培训班。在这些培训班上,村民们学习了如何拍摄产品照片,如何撰写吸引人的商品描述,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在电商企业的帮助下,村民们建立了自己的网店,他们的茶叶放到了网上销售。虽然一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新事物感到困惑,电商企业团队耐心地他们如何管理订单,如何与买家沟通,如何处理物流发货等问题。但在李明的耐心指导下,他们逐渐掌握了电商的基本操作。

随着网店的运营,茶香村的茶叶开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村民们看着自己的茶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爱,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他们开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李明的帮助,茶香村的茶叶一定能够焕发新的光彩。

 

第七章:品牌的力量

随着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李明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他鼓励村民们以茶香村的名字注册商标,设计独特的包装,讲述每一片茶叶背后的故事。

李明与村民们一起,挖掘茶香村的历史和文化,将其融入品牌建设中。他们利用村里的自然风光和传统制茶工艺,拍摄了一系列宣传视频和图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这些真实、质朴的影像打动了消费者,茶香村的茶叶逐渐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品牌效应逐渐显现,茶香村的茶叶销量开始稳步上升。村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他们开始有能力改善生活条件,修缮房屋,购买新的农具,甚至有余力投资于茶园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更多的变化。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发展前景,开始纷纷回乡创业。他们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技能,与老一辈的茶农一起,探索更多可能的发展道路。茶香村的活力在慢慢恢复,村民们的脸上再次洋溢着笑容。

春天再次来临,茶香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茶园里,新长出的茶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嫩绿。村民们忙碌而有序,他们用新学的技术和知识,精心照料着每一棵茶树。

李明站在山坡上,望着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他知道,茶香村的转变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村民们团结一心,勇于创新,茶香村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茶香村逐渐成为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典范。村民们不仅关注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还开始规划乡村旅游,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茶香村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

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茶香村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索和实践,用智慧和勤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八章:新的征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茶香村的发展,李明与农业银行的同事们一起,研究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包括低息贷款、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这些产品旨在降低村民们的生产风险,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学习和探索以及李明的帮助指导,村民们制定了茶香村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多项措施。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来到茶香村,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李明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茶香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庄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茶香村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新农村。

李明站在茶香村的山岗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与村民们一起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他知道,乡村振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决心和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感慨地说:“茶香村的今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携手前进,茶香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回到从前

吴嘉苗 - 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

我想回到1979年

看当时的招商蛇口

开山炮响彻南海边

四分钱激发积极性

效率时间就是金钱

那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谱写改革开放壮丽的诗篇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

我想回到1992年

那个明媚的春天

有位老人指明了方向

冲破意识的牢笼

解开思想的锁链

深交所见证金融业的巨变

科技企业如春笋拔地而起

民营经济像列车快速向前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

我想回到2010年

大运会展示响亮的名片

运动健儿齐聚这块热土

用汗水写下拼搏的誓言

金融创新助力城市快速发展

移动支付覆盖生活方方面面

农行超级柜台敢为天下先

跨境电商全面形成新业态

前海走在深化改革最前沿

 

而今我来到当前

深圳依旧屹立在珠江边

大湾区的桥头堡

示范区的试验田

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战争

广深港高铁飞奔在两地之间

数字货币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普惠金融惠及企业成百上千

如今五篇大文章大有可为

金融服务人民将一往无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