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经过
7月22日中午,职业导游欧先生神色焦急来到浦发银行深圳沙井支行网点,表示自己的个人银行卡转账受限,急需提高银行卡非柜面额度。柜员见状便询问欧先生提额原因,欧先生表示购买了7月24日深圳飞往鄂尔多斯的机票,将在南昌中转,今日中午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声称他的航班取消需办理改签,并要求他立即打开提供的链接进行操作,否则机票将被作废。
柜员凭借着职业敏感察觉到了异常,请欧先生出示来电号码及聊天记录,发现来电是一个普通的手机号,并非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热线。此外,对方提供链接进行改签也十分可疑。柜员据此初步判断欧先生可能遭遇到了冒充航空客服的电信诈骗。于是给欧先生递送反诈宣传小册,详细告知此类诈骗的作案手法。作案手法包括三步:通常使用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通过短信或电话来诱使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最后诱骗受害人按照资金转走受害人账户资金。
为了确保客户的资金安全,柜员建议欧先生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快联系航空公司的官方客服热线,核实航班信息是否真实,是否有延期;二是更换银行卡密码,避免资金被转移。欧先生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成功修改了密码,与航空公司确认根本不存在航班取消和改签一事,欧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险些上当受骗。银行工作人员在此事件中及时识破了这场冒充航空客服骗局,守住了客户的“钱袋子”。
二
案例特征
正值暑运出行旺季,机票退改签类诈骗案件高发。这一类诈骗往往抓住旅客出行前行程变动的紧张心理,再加上退款补偿等诱惑,旅客很容易上当。此外,当前已经进入夏季雷雨季,航班取消延误增多,都为骗子精准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此类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获取信息,骗取信任。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订票信息,能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登机时间、航班班次等信息。在受害人临出行前,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骗取信任。
2、提出理赔,设下陷阱。初步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谎称飞机故障、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需要受害人改签或退票,并主动提出给予赔偿金,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类App或指定的软件。
3、屏幕共享,诱导转账。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转账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借口,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套取受害人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转走资金,或用话术诱导受害人转账等完成诈骗。
三
案例启示
(一)开展案例学习。遇到此类案件,提示客户订购机票要通过官方途径、正规平台,尽可能避免信息泄露;当被告知航班延误或取消,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渠道核实;“机票退改签”等理赔务必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进行操作;验证码和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不要随意下载会议软件,不要和陌生人共享屏幕!
(二)加强客户教育。网点工作人员应在厅堂向客户普及防范欺诈的知识和技巧,提醒客户注意验证交易方身份、保护个人账户密码等基本安全常识。定期举办防欺诈宣传活动,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和识别欺诈行为的能力。
供稿:浦发银行深圳分行